七桅 船王 再扬帆!日前,吴中区光福镇渔港村传出的这则消息,对老陆的内心多少有些触动。七桅船,当年老陆家就有一艘,那是 住家船 ,既是家,又是谋生工具。那时的老陆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不仅上了岸,还入了山,从此与青山为伴,并开启了人生的另一场 旅行 。
老六 陆伟良在寒山岭护林
从木船到铁船
老陆大名陆伟良,他并不老,还没到退休年纪,只不过他在家排行老六,用苏州话说, 老六 音同 老陆 ,区别不大,在朋友间就叫开了。
老陆分不清自己是出生在船上还是岸上的。作为渔民的后代,且自己也曾是位渔民,他相信有生在船上的可能。 父亲是渔民,我后来到供销社上班,有时还会跟他去外地采购船上用品,有缆绳,还有用竹子劈成的篾片。 从记事起,老陆的生活就与船有关。
在岸上念完小学及中学,老陆继承家业上了船。 那时候开的就是七桅船。 在老陆印象中,七桅船船身大,操控不易,至少得要9个人, 掌舵的,望风的,分工明确。 但他家上船的只有父母、二哥和他4个人,需要另外花钱请人,才能出船。
船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太湖,去哪里下网主要看风向。 一般在晚上,把船开到上风头,张开帆,靠风力让船在水上漂,渔网就在下面拖,这时大家可以休息了,留一个望风的睁大眼睛盯着,看风、看水、看距离,再算好拉网时间,招呼大家起来拉网。往往拉好网,天差不多亮了,鱼贩子的船刚好到,把刚捞到的鲜货加上冰,当场收走,再转卖到市场上,剩下的鱼虾等做成干货,存放的时间长。 而这一次次时间和空间上的 无缝对接 ,靠的是眼力和经验, 每天都要特别注意天气,特别是风向和风力。 如此一来,七桅船的 上风头 ,有时会在太湖的无锡一侧,连夜漂行数个小时后,很可能到了苏州的东山、西山,甚至是浙江湖州一侧,相当于在太湖中划了一道长直线。
老陆在七桅船上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 七桅船维修成本大,适合修船的木料不容易采购,差不多到20世纪90年代,七桅船渐渐少了,我家的船拆除后,部分木料用在了水泥船上。 相比七桅船,水泥船有柴油机提供动力,不完全靠人力和风力了。又过了若干年,老陆家的水泥船换成了铁船,相比水泥船更坚固,且动力更大。
又过了若干年,老陆响应号召退捕上岸,彻底告别了渔民生活。
从湖里到山里
老陆家的七桅木船、水泥船和铁船都是 住家船 ,可以住人,不过老陆家早早地就上岸住了。
操船需要天分,我们兄弟几个似乎都不是操船的好苗子,技术上都懂,但不是特别喜欢当渔民,后辈当中,当渔民的也越来越少。 退捕上岸之前,老陆就对位于渔港村的房屋作了翻新,漂泊的生活趋于安定。
退捕上岸后,老陆记得很清楚,2020年元旦当天,他获得了一个新身份 护林员。 是在政府组织的面向渔民的招聘会上,有个岗位需要夫妻两个,是在山里,我本来就喜欢爬山,就定了下来。 当渔民时,老陆从秋季开捕忙到年底,休渔期间,他就喜欢去爬山, 我喜欢一个人走野路,把苏州的山全都爬遍了,还去了华山、泰山和嵩山等,之前看电视上介绍西藏,我又一个人去了西藏,就是想去看一看。 而成为护林员之后,老陆从渔港村搬到了寒山岭,开始了与山为伴的生活。
寒山岭位于天平山和支硎山之间,山不高,却曾是名胜。明万历年间高士赵宧光买山葬父,在山中筑 寒山别业 ,并在崖壁题刻,清乾隆帝曾六次亲临。如今,这里是 灵白线 的支线之一,被 驴友 誉为 尚未开发的名山 。
在这里老陆一住就是4年多。这段时间,他只干一件事 巡山。早晨,就见他穿上护林员马甲,戴上草帽,套上袖套,出护林房,顺着御道沿山走不多远,便拐入山里,拾级而上,绕着山脊绕一大圈,再返回护林房休息。下午,等避过高温和日晒,他再次 披挂上阵 ,巡山一遍。
巡山,主要是为防火,遇到抽烟的 驴友 ,上前劝阻,看到有烟头,捡起收走。同时,山里摩崖石刻等文物多,他巡山时也特别要留意。
巡山有时遇不到一个人,看似枯燥,老陆却乐在其中。 记得有一次有人问路,要找一座小拱桥,我想不起来哪里有。后来走着走着,发现山里还真有这么一座。 山里总有不经意的发现,给老陆带来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