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简单而真诚的表达,真实地反映了医生职业的本质。他们,是危难之际的逆行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温暖与力量的传递者……因为一袭白袍加身,所以他们总是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大多数人用“守护生命,仁心仁术”形容医生,却少有人了解他们鲜为人知的一面。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记者与多位医生及其家属、患者进行交流,深入了解从医之路上的温情与挑战。
“医生不仅看病,更要有人文关怀”“你的情况相对稳定,可以尝试回归正常生活,平时要少碰酒精、咖啡因,尽量不要熬夜……”8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市中医医院看到,颅脑外科主任杨太生正耐心地为患者讲解诊疗结果,并叮嘱患者注意保重身体。
这样的就诊场景,在杨太生的从医生涯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杨太生表示,通常前来颅脑外科就诊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他要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打消心中疑虑。“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已经好转,但他们会过不了内心的坎。因此要通过安慰、鼓励等方式,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杨太生说。
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王卫亮告诉记者,夏季是皮肤病高发期,就诊高峰期一天达400余名病人。无论时间多么紧凑,他始终耐心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曾有一位17岁的患者发生重度药物过敏,当时科室给出了进ICU的治疗方案,由于患者家庭并不富裕,动了放弃治疗的念头。王卫亮坚持和家属做工作,收治了这位患者,并发动科室捐款。最终经过20余天的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如今,王卫亮已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而这段经历一直让他难以忘怀。他常常教导学生:“医生不仅是看病,更要有人文关怀,对患者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我们是医患,更应是战友”8月16日,在市妇幼保健院住院部,记者见到了刚完成宫颈锥切手术的患者陈姨。回忆起刚刚接到手术通知的情形,陈姨心有余悸地说:“医生通知我需要尽快手术,我害怕极了。”经过医生的情绪疏导,她才放松下来,顺利完成了手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医生和护士都让我体会到被关爱的感觉。”
从陈姨的经历可得知,良好的医患关系,能使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待患者,我是24小时随叫随到的。”该院产科副主任医师关秀莹笑着说,医生不仅仅是治病,还要进行大量宣教工作,为患者提供健康科普知识。
关秀莹表示,他们毫无怨言地坚守岗位,只为了换来患者的康复。然而,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一些质疑的声音。
市公共卫生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刘忠发对这种无奈深有同感。他表示,心理疾病的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时间可能不能取得显著效果。但有的患者就诊一两次后,发现效果不明显,就会心急如焚。“希望患者能多一些理解医生,我们应站在同一阵线上成为战友,打败共同的敌人,而不是站在彼此的对立面。”刘忠发说。
“心系患者,却常感觉亏欠家人”“我无愧于患者,却常对父母感到亏欠。”关秀莹表示,父母已70多岁了,为了尽量避免打扰她的工作,父母学会了自己排队看医生,总是“报喜不报忧”。静静地等待女儿回家,是两位老人家做得最多的事情。这些年来,她十分感谢父母、丈夫的支持和理解,家人是她坚实的后盾。
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主任谢文光和妇科副主任林晓桃是一对“双医”夫妇。由于两人大部分时间都用到了工作上,双方父母就成为了家中的带娃主力。
谢文光告诉记者,他与妻子的交流时间较少,有时早上睁眼的时候,妻子就上班了;晚上吃完晚饭妻子才回家,两个人经常存在“时差”。 “我的妻子是个‘女强人’,我需要向她学习。”采访现场,谢文光忍不住真情流露。或许是双方都是医生,所以他们更能彼此共情。谢文光说,妻子很辛苦,失眠、焦虑是常态,他真心地希望,妻子能多一些关心她的身体。
林晓桃则表示,女儿小时候不理解爸妈为什么那么忙,陪她的时间少。直到她年龄增长,慢慢地懂得了医生这份职业的担当和使命。“她告诉我,爸爸妈妈是她的骄傲,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林晓桃说。
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科主任骆兆配的从医经历中,最大的遗憾便是疏于对儿子的陪伴。他记得有一次,全家人出发去外地旅游,刚走到一半又因为一个电话返回阳江。如今儿子已经参加工作,面对老爸的“烦恼”,骆文韬的回答是:“医生是份光荣的职业,我理解了爸爸的不易,也希望他能帮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