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了15公斤甜笋,要带去昆明给我大姐,在昆明很难买到这么新鲜的甜笋。 正在五一农贸市场二楼蔬菜区购买新鲜甜笋的刘红丽说。
新鲜甜笋很好卖,最近这段时间每公斤12至15元不等,供不应求。 五一农贸市场商贩王正雄一边忙着给顾客剥笋皮一边高兴地说。
我早上七点就去采挖鲜笋,今天采挖了50多公斤,卖了800多元。 思茅区倚象镇石膏箐村村民查昌仙说, 我家种了60多亩甜龙竹,每年鲜笋能卖10多万元,甜龙竹笋品质好,销路不用愁。 在石膏箐村,家家户户都种植甜龙竹,种植模式也由过去随意、分散到如今专业化、规模化种植,市场化运作。 村民销售甜龙竹鲜笋的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竹笋产业成了村里继茶产业后的又一大富民产业。 倚象镇石膏箐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亚林说。
近年来,普洱深耕 竹 产业,在 笋 间致富上下功夫。为了给现代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力量,普洱市积极开展院地合作,2021年,云南省科技厅批准首批 云南省笋用竹产业科技特派团 落户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2023年又申请获批 云南省赵一鹤基层科研专家工作站 。笋用竹产业科技特派团、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充分利用普洱现有资源,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助农增收。为进一步提升 普洱甜笋 知名度,打造品牌声誉,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 普洱甜笋 产业可持续发展,普洱市拟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 普洱甜笋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正在开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前期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县优势,申报甜龙竹苗圃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并积极筹措资金,实施竹林碳汇示范项目、竹林碳汇增汇项目、宁洱县森林增汇项目。
目前,普洱市共有笋用竹林10.386万亩,各县(区)均有分布。据统计,全市笋用竹林10亩以上50亩以下连片面积为11402亩,占22.18%;百亩以上千亩以下连片面积为11560亩,占22.49%;千亩以上连片面积为10940亩,占21.28%,最大连片面积为思茅区石膏箐村的7940亩。2023年,全市竹笋平均单产每亩345公斤,均价每公斤10元,产量1.77万吨,产值1.7亿元。2024年,全市计划新植笋用竹林2万亩,改造提升3万亩。全市25家竹笋企业和合作社主要依托竹笋保鲜加工技术、鲜笋活体冷藏保鲜技术、竹笋清汁笋加工技术、竹笋软包装加工技术、竹笋脱水加工技术等,对竹笋进行加工销售,少部分有笋干、腌制品、笋酱、卤笋等产品。目前,普洱以鲜笋为主的竹笋产品主要销往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地。
近日,普洱市召开全市竹笋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为竹笋产业发展注入 强心剂 。会议强调,要以有力措施推动竹产业快速发展,要加大竹产业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培育示范基地,增强群众发展信心。要加大政策扶持和项目谋划,统筹整合各类资金,建立竹产业项目投资储备库。同时,要加强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竹产品质量。
普洱市将持之以恒大步向前走以竹绿山、以竹富民之路。针对竹笋产业发展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支持产业协会、联盟等牵头规划引领产业全链条发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按照 扶强、扶大、扶优、外引、内联 的要求,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林草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后发优势和环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培育壮大一批竹笋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竹笋绿色食品加工,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竹产业综合产值。坚持 改造为主、新植为辅 的原则,鼓励各类市场经营主体通过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 等经营模式,在资源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的县(区)打造连片种植示范基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支持,全面开展笋用竹、笋材两用竹基地建设,促进竹笋产业全链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