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苏沿海地理中心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盐城市一直以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洋强省建设、淮河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机遇,坚持陆海统筹发展理念,持续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加快构建现代海洋经济发展体系,努力把盐城建设成全省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撑、全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聚焦强链补链延链
推动 风光氢储 一体融合发展
日前,在滨海港工业园区的中国海油滨海LNG项目接卸码头上,满载约1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 礼诺瑞亚 轮正在有序卸货。不远处,一个个液化天然气储罐整齐排列,专用码头垂直入海,5台卸料臂整装待发,槽车川流不息。这些漂洋过海而至的液化天然气,最终将通过天然气管网和往来穿梭的槽车输送至华东地区,有效提升该地区清洁能源的供应保障能力。
以港兴产、临港布产、港产联动,今年来,盐城市深耕海洋产业 主赛道 ,积极抢抓沿江向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全面提升黄海新区承载能力,深化与央企战略合作,积极承接重大生产力布局,全力引进龙头基地型、强链补链型项目,全面吹响新时代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冲锋号。
今年1月12日,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上出台《盐城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起草《盐城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草案)》,提出构建 两地两区 (国际海上新能源综合利用高地、全国知名海洋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海洋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长三角河海联动示范区)为特色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发展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海洋船舶、沿海滩涂种养业等九大产业,实施沿海基础设施能级提升、科技创新赋能、市场主体引培、产业 双化 协同、开放空间拓展等五大行动,力争到2025年底,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1%左右,2026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2030年突破2800亿元。
向海而生,不负 风光 。新能源是盐城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强的后劲。黄海之畔,一座座 风车 随风转动,整齐排列的光伏电板熠熠生辉,低(零)碳产业园多点开花,盐城千里海疆上集聚了国家能源、华电、国电投等 五大六小 所有新能源开发央企,全市涉海产业领域先后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36家。当下的盐城正加快推动 风光氢储 一体融合发展,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已占全国40%以上,电池片、组件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超过554万千瓦,约占全省46.2%、全国15%、全球8%,新能源产业入选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示范集群,苏中苏北唯一。以明月海藻、赐百年螺旋藻、浩瑞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一批海洋生物产业化龙头企业崭露头角,推动盐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强势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