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2点半左右,天河区石牌村村民陆续捧着龙船头、龙船尾、罗伞、锣鼓,来到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对开的江面上。在河涌里“沉睡”已久的龙船,此前经过起龙仪式,修补好后,已在水面上整装待发。今年石牌共有9条龙船参与采青仪式,包括已有的8条龙船和1条新打造的龙船。
按照传统习俗,采青仪式需要把龙船头安放在龙船上,扒出涌口,俗称“出海”,在珠江边的稻田里采一束青壮的禾苗回来,祈求五谷丰登、平安丰收。
如今城市中心的珠江两岸已经没有了稻田,村民们便“采旱青”,在祠堂边的大瓦缸中育一束禾苗,用作采青的代用品,延续对五谷丰登的企盼。
龙船采青之时,只能打暗鼓,也就是用鼓槌敲敲鼓边,等采青上船后,才能打明鼓,放鞭炮,最热闹的环节来了。
随着锣鼓鞭炮声,龙船终于“苏醒”过来,这时候人们迫不及待地登上龙船,在河涌上划上几个来回,敲锣打鼓一番,还要再次划回藏龙船的地方,称为“瞧坞”,这时采青仪式才算是大功告成。
当日下午,猎德也举行了采青仪式,因在同一条涌上,猎德男女龙舟队还过来和石牌助兴。
在龙船上,年轻的面孔吸引了岸上围观人们的注意,不少小朋友也在大人的带领下登上龙船。据介绍,村里采青仪式会让小朋友上船玩耍体验,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感受传统龙舟文化的魅力。
在石牌小学就读的池同学得知下午可以扒龙船,兴奋不已,前一晚甚至睡不着觉,眼睛挂着黑眼圈,但看着龙船的他还是激动万分:“盼了这么久,终于又可以扒龙船了!”
石牌朝阳龙狮团负责人池錾锟表示,龙舟文化早已嵌入石牌人的基因,“我们小时候听到龙船鼓,饭都来不及吃就跑出家门,到江边围观。现在看着孩子们在龙船上扒船,感觉龙舟文化传承后继有人。”池錾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