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于1927年 间的江苏省丹阳市导墅中心小学,是著名教育家匡亚明先生的母校。因为坚守教育的理想与责任,秉持“立美育人”的办学思想和理念,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追求“做事精细”的管理风格,如今,她已成为苏南乡村教育园地里的一朵奇葩,当地老百姓心中的“香格里拉”。
一位开拓的校长
“让90%读不起城里学校的农家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这是导墅中心小学校长华建波最常说的一句话。和所有的乡村小学一样,华建波上台伊始就面临制约学校发展的三大困难:一是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二是师资老化,教师紧缺且不稳定,青年教师身在乡村心在城区;三是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华建波带领全校教师立足实际、扎根本土,走出一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道路,赢得了家长的放心、社会的肯定和同行的赞誉。
与此同时,华建波校长突破孤岛式办学思路,注重发挥学校与乡村社区文化环境的互动功能,利用多种渠道打通学校与乡村社会的围墙,形成“学校服务社会,社会支持学校”的良好局面:结合导墅乡镇地方特色——全国家纺名镇,与江苏圣罗兰寝品有限公携手联谊,确立“学校艺术教育与企业审美文化有机融合”的新思路,该企业产品(寝品文化)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生活化的典范;和本镇龙头企业江苏佩尔家纺有限公司联合开办了丹阳市农村首家艺术教育培训学校——佩尔少儿艺术学校,建立了设施设备一流的“童星剧场”;艺校面向全镇招生,艺术研究活动成果服务于家长、企业和每一个孩子……
一所古老的学校
驱车到达导墅中心小学时,四周一望无际的金黄色麦田将学校团团包围,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经典的江南田园风景画,学校则天然镶嵌在画中。“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乡村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美育资源。学校教学大楼最醒目的位置赫然写着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的八个大字:以人为本、立美育人。
导墅中心小学的古老不仅在于建校时间长,更因为她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份执着和坚守。一根鸡毛掸子能用7年?一个日光灯管使用10年?这不是过去贫瘠年代的遥远回忆,而是导墅中心小学传承艰苦朴素传统美德、追求精细化管理的真实写照。不仅如此,学校教室四周的墙壁多年没有粉刷依然干净如新,学生物品的摆放一丝不苟、井然有序,课桌、板凳保护完好,几乎十年不需维修……在这样一个消费至上的时代,导墅中心小学“不识时务”的做法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镇江市教育局曾组织全市中小学校长去参观学习,推广其精致化管理的经验和传承美德的价值诉求。
如今的导墅中心小学,不仅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国民艺术素养教育研究”实践基地,还是江苏省实验小学、镇江市信息化先进学校和丹阳市管理精品学校。
一群有梦的教师
“坚守”还是“逃离”——这一普遍存在于乡村学校的问题,在导墅中心小学却基本不成问题。因为这里的老师们怀揣着打造乡村教育之“香格里拉”的美好梦想。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老师们秉持“以艺传情,以美育人”的宗旨,选择学校有近二十年的书画特色教育为突破口,致力于实现审美化的课堂教学,先后进行了三轮审美课题研究。从“加强美术课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创造力研究”到“加强审美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研究”,再到“彰显书画教育特色,构建审美课堂教学文化研究”,逐步形成“以美激趣、创设情境;以美激情、探究交流;以美激思、拓展创新;以美导练、张扬个性”的教学模式。并相应形成了各学科课堂审美教学模式,使课堂成为“点染性灵,润泽生命”的场所,使美的种子在农家孩子心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吴小菊,一位从民办教师成长起来的村小校长,终于在临退休前圆了自己的“中学高级教师”梦;李红霞老师在《教育科研论坛》组织的全国赛课中获一等奖,张忠泽老师获江苏省写字教学赛课一等奖;在丹阳市唯一的农村名师工作室“蔡建良名师工作室”带领下,学校的周琴秀等5位老师领衔的校级名师工作室也开始挂牌工作……
2010年8月,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正是这样一群有梦的教师,不断抒写着一曲曲乡村教育的华美篇章。学校的老师们也正在圆着自己的专业成长之梦。